推广 热搜: 疫苗  抗体  标记    多肽  多肽合成  [标签:关健字]  原料药  分离  固相合成 

多肽合成仪的分类

   日期:2011-02-07     浏览:1128    评论:0    
核心提示:多肽合成仪的分类
 多肽固相合成技术的发明同时促进了多肽合成的自动化。世界上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多肽合成仪出现在1980年代初期,用计算机程序控制来实现有限度的自动合成。它是利用氮气鼓泡来对反应物进行搅拌,虽然在各项功能方面有着明显的缺陷,但是它毕竟把人从实验室里解放出来,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随着多肽科学的发展,科学家也对合成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带动了合成仪的发展。目前多肽合成仪品种繁多。从技术角度上分,可分为第一代的,第二代的,和第三代的;
   第一代多肽合成仪标志性特点是采用氮气鼓泡的搅拌原理来对反应物进行搅拌,氮气从反应器的下方通过反应器到上部排出,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汽泡把固相和液相混合起来。但各项功能方面有着明显的缺陷,目前采用氮气鼓泡方式的第一代多肽合成仪已大部分退出了市场。
 
   第二代多肽合成仪标志性特点是用不完全性的机械搅拌来取代氮气鼓泡,一般可分为接触式搅拌与非接触式搅拌两种。
   接触式搅拌常见的搅拌方式是伸入反应器内部的螺旋桨由上部的电机带动进行快速旋转,使反应器内部的固液两相进行混合。目前全世界共大多数多肽合成仪生产厂商放弃了接触式搅拌方法。
   机械性非接触式搅拌的主要原理是反应器在直立下围绕原点作左右摆动,或者圆周运动。这种由反应器本身的运动而带动里面固液两相混合的方法克服了接触式搅拌带来的缺点,合成产量和纯度也明显好于用氮气鼓泡的第一代合成仪。
   第三代多肽合成仪其反应器转动方式有别于前两代的多肽合成仪,即反应器上方相对固定,而下方作圆周360度快速旋转,带动反应器里的固液两相从底部向上作螺旋运动,一直达到反应器的最上方,真正做到了无死角。固相和液相在运动过程中不断从反应器的一端到达另一端再返回来。适合于扩大生产。
 
标签: 多肽合成仪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付款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06014995号-2
Powered By DESTOON